石油化工行業是存在可燃氣體很多的行業,因此消防設備要健,定期檢查可燃氣體測爆儀的運行情況。
石油化工企業已成為消防安事故的“重災區",由于其危險性高、危害性大、影響力強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也是消防安工作應當高度重視的層面,因此分析石化企業存在的安問題,
研究防火應對措施已經刻不容緩。深入分析企業安問題并提出針對性企業管理措施,有助于石化企業及時消除潛在的安隱患,從根源找出安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加強企業管理
,有效減少石化類火災的發生,保證安生產。可燃氣體測爆儀
一、石化企業中存在的消防安問題
行政審批申報滯后,消防設施維護不足。
部分企業新建、擴建建筑未申報消防行政審批,存在邊施工邊申報、邊生產邊申報的違法行為。由于不及時申報消防審批,導致建筑之間防火間距不足,建設不符合規范要求,消防設施不按規定設置等
問題。有些企業內部消防安布局不合理,由于補報手續,木已成舟,整改十分困難。一些使用劇毒物品的企業,缺乏必要的安防護裝備和處置設施,有的只配了一些簡易的防毒面具,無防化服
、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等,一旦發生毒氣泄漏和火災爆炸事故,人員難以靠近處置,易造成毒區面積的擴大,增加人員傷亡。
生產過程存在安隱患。
企業設備管理存在漏洞,泄漏問題時有發生,企業設備跟進不同步,由于生產設備老化,同時對于現有設備的日常維護較差,因此生產過程中存在重大安隱患,也為火災事故埋下了禍根。2010年9月12
日,山東赫達股份有限公司發生爆燃事故,造成2人重傷,2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約230余萬元。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廠房設備缺乏定期檢修,導致危險氣體泄漏引起火災。泄漏所導致的火災
事故zui為常見,也是眾多企業容易忽視的方面,諸多化學企業整體基礎較差、技術水平不高,特別是小型石油石化企業,生產規模較小,工藝落后、設備簡陋、自動控制水平低,安生產硬件先天不足,容
易造成工藝火災的發生。企業將主要精力放在設置相應的消防設施上,盡管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只停留在“只管建、不管養"的階段,因此收效甚微。消防泵漏水、管道漏水損壞、消防水泵停用或不用
(60%的單位是打在手動狀態);室內消防栓銹蝕、水帶水槍缺失、水帶漏水;消防應急照明損壞、斷電等現象成為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企業經營者缺乏消防安意識,管理過程中缺乏對于消防安的監管。
企業經營者自身消防安主體意識不高,以使消防安制度落實不到位,監管制度也就無法有效落實。2010年7月28日上午10時15分,在南京市棲霞區的原南京第四塑料廠廠區,發生丙烯管道泄漏爆炸,
并引發大火,分析報告中指出此次重大事故是由于企業經營者為牟取私利,準許工人違規私挖管道致使危險氣體泄漏而引發大火。正如此次南京的重大火災事故,絕大多數火災爆炸事故都是責任事故,這
說明企業經營者在安管理過程中存在漏洞,消防安制度和消防安操作規程沒有落實,形同虛設。部分企業建成投產后,片面追求利潤zui大化,重生產,輕安,消防安管理基礎工作非常薄弱。平時缺
乏對生產設備及消防安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和檢查,造成設備性能下降,現場設備“跑冒滴漏"現象嚴重,致使小火變成大災,泄漏變成爆炸。企業消防特種崗位從業人員培訓數不達標(有些單位只管送
人去培訓、不管可否拿到證);有的雖有上崗證,防范意識和處置事故的能力不強,對于消防的基本知識并無系統學習,導致處置初期火災不當,釀成重大火災事故。
二、提高石化企業消防安管理能力的對策
1、完善消防審批手續,確保制度有理有據。
企業管理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自覺對新建、改建、擴建建筑進行消防行政審批申報、補報。設計、施工、生產過程都應嚴格監管,凡企業存在違規建設未經消防行政審批合格的,一律不得施工
、生產。*消防機構要加強對石化企業的檢查監管力度,加大對違法企業違規生產行為的查處力度,各級消防機構還要主動為有需要的企業和項目無償提供消防業務支撐。同時要加強石油化工企業消
防監督管理隊伍的建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在新建、改建、擴建石油石化企業的消防審核、驗收中嚴格把關,防止留下先天火災隱患。
2、推進消防制度落實,減少安隱患。
企業在管理制度中要增加專職消防安人員,將安管理會議“常態化",嚴格落實消防安責任人和管理人的工作職責,將安責任作為管理人員業績考核標準,制定符合實際生產過程的安管
理制度,確保實現四化:“企業管理正規化、制度落實正?;?,自查自改及處化、培訓教育常態化"。*消防機構要充分利用當地安監部門的管理優勢,部門聯動,杜絕石油石化企業的失控漏管,同時公
安消防機構應及時把對石油石化企業的消防監督情況,特別是火災隱患情況通報給安監部門,作為安監部門對石油石化企業證照年審的參考依據。此外,根據石化企業所涉及危險物品的性質和特性,消防
部門組成專家組對每一項危險物品都要制定專項應急救援預案,還要結合企業作業條件、設備狀況、人員、技術、外部環境等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及時補充修訂完善預案。
3、加強消防設施養護,保證其正常使用。
企業內部要專人定時、定點開展火災隱患自查自改和消防設施的日常維護,確保隨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有效消除火災隱患。并按照法律法規嚴格落實消防設施維保制度。選派人員參加
省消防局統一組織的消防技能培訓,保證一定數量的消防專業人員從事消防工作。結合企業實際加大投入,購置必要的應急逃生器材裝備和儲備一定數量的泡沫液。消防機構應加大對各企業的消防監督
檢查力度和頻次,對存在問題將從嚴從重查處,同時報請政府掛牌督辦,直至隱患整改到位。
4、提高員工消防能力和自防自救能力。
要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員工的消防安培訓教育,制定專門的消防安培訓計劃,并安排固定時間進行專門培訓,特別是新招聘員工必須進行消防安崗前培訓,建立員工消防安培訓檔案,將其作
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將消防安培訓作為一項常態制度。強化培訓和實際操作,保證員工普遍掌握如何報警、使用消防器材、撲救初期火災等消防“四個能力"建設,定期開展消防演練,強化突發
性事故的應對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使企業員工整體的消防安素質,同時合理安排培訓課程,增加自防自救知識的普及,使企業員工的自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石化企業在日常管理中應不斷增強消防安意識,及時吸取以往重大事故的教訓,在安制度完善、生產過程監管、企業管理科學化、設備設施更新保障、整體安素質提升等方面要不
斷學習*經驗,提高消防安管理整體水平,減少石化類重大安事故的發生率。